春天悄然而至。在我國很多地方特別是東北地區都有“春捂秋凍,不生雜病”是民間一句古話,其實也是一句養生保健諺語。因為“春捂”既是順應陽氣生發的養生需要,也是預防疾病的自我保健。適當“春捂”,能養生防病。
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保健中心孫志新博士提醒,初春天氣變化無常,極有可能引發感冒。上年紀的人還易患肺部感染等呼吸系統疾病,這些病又會誘發或加重心腦血管疾病。同時,這個季節還易受到“凍結肩”等病的“偷襲”。只有氣溫持續在15℃以上且相對穩定時,才可解除“春捂”的束縛。
一、初春之陽難御春寒
中醫理論認為“天人合一”。 孫志新解釋,“這句話的意思是,人體與大自然是一個統一的整體,強調人和大自然只有實現和諧、同步、交融,才能健康長壽?!币荒晁募?,大自然的陽氣是春生、夏長、秋收、冬藏,如此循環往復,經久不息。春天萬物生氣勃勃,像早上初升的太陽一樣,此時人體陽氣也順應自然,向上向外蓬勃舒發。
初生之陽如剛萌芽的幼苗,難以抵御早春嚴寒,所以人們要想辦法使之去寒就溫,對應養生的要求即需“春捂”,只有這樣陽氣才能不斷生發,才能與自然界上升之陽氣相合,才會有夏季陽氣盛滿的葳蕤景象。北方的初春氣溫更是瞬息萬變。故早春需捂,遇冷不可強忍,務必及時添加衣物,遇熱不得急脫衣服,以助陽氣的升發。
二、量體著衣
古人有“寒從腳下起”之論,故養生主張春令衣著宜“下厚上薄”,即加強腿腳的保暖。上身衣服略減無妨,但下身的褲子、襪子、鞋子寧可穿得厚實一些、暖和一點。背部保暖也十分關鍵,古人有“春不露背”的說法。
量體“著”衣,各得所宜。孫志新指出,身體虛弱的老年人,一旦衣不“得”體,感受風寒,極易引發宿疾、陳病,經久難愈。衣服減得太快,可能出現“一向單衫耐得凍,乍脫棉衣凍成病”的情況;若女性急于脫下冬衣穿上靚衫,一天到晚都身著單薄的裙裝,易致肢體關節疼痛等病癥;尤其是小兒不耐寒冷,應以保暖為原則。孫志新告誡,人們一定要順應天氣變化,結合個人稟賦強弱,增減隨“天”,一般是早晚增衣,中午減衣,為身體做好防護。
三、“春捂”適度
研究表明,對多數老年人或體弱多病者來說,日夜溫差大于8℃時要“春捂”。此外,冷空氣過去后,氣溫逐漸回升,也別急著減衣,應至少再“捂”7天,身體才能適應。
孫志新指出,“春捂”也有限度,如果“捂”時覺得咽喉燥熱、身體冒汗,就早點兒換裝。每人體質不同,體內陰陽狀態并不一致,所以“春捂秋凍”并非人人皆宜。假如體質陽氣偏盛,春天自身陽氣足以與自然界相合,可適當少“捂”幾天。如果一味追求“春捂”,使體內偏盛的陽氣更亢盛,容易患溫熱之病。另外,“春捂”并不是衣服穿得越多越好,而是強調脫衣要“遞減”,即衣物增減既要視天氣變化情況而定,還要看自身體質狀況如何。
“二月休把棉衣脫,三月還有梨花雪”。為適應春季天氣多變的特點,人們創造了一個不無道理的“穿衣氣候”。孫志新認為,在春季若將保健養生踐行得好,就能為一年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礎,全年少生病,健康樂無憂。
四、中醫防治春夏感冒
中醫認為,當人體質虛弱,生活失調,衛氣不固,外邪乘虛侵入時會引起感冒,這種觀點與西醫認為在寒冷、干燥環境中,人體抵抗力下降,易被病毒尋機致病的機理如出一轍。中醫把感冒歸為外感(外邪)疾病,按臨床證候表現,感冒分為風寒感冒、風熱感冒、時行(疫)感冒和暑濕感冒四類。只有根據辨證施治的理論,認真加以區別,然后選用相應的藥物,才能藥到病除。
一、風寒型感冒:老年人、小孩或體質虛弱者,因起居不慎、偶感風寒而獲病。典型癥狀有發熱、惡寒、頭痛、無汗、鼻塞聲重、打噴嚏、流清涕、喉癢咳嗽、骨節酸痛、口不渴、舌苔薄白、脈象浮緊等。治療以辛溫解表為法,如柴胡滴丸。
二、風熱型感冒:風熱感冒多因感受風熱邪氣而獲病。主要癥狀為發熱、頭痛、微惡風寒、自汗、鼻塞無涕、咽喉痛、咳嗽、痰稠黃、口渴、舌紅苔薄白微黃,脈象浮數等。治療應以辛涼解表為原則。用于風熱感冒的常用中成藥有柴胡滴丸、穿心蓮內酯滴丸,羚翹解毒片(丸)等。
三、暑濕型感冒:病人表現為畏寒、發熱、口淡無味、頭痛、頭脹、腹痛、腹瀉等癥狀。此類型感冒多發生在夏季。治療應以清暑、祛濕、解表為主。病人可選用藿香正氣滴丸、銀翹解毒丸等藥物治療。
四、時行感冒:時行感冒癥狀與風熱感冒相似,但發病較快,病情重,高熱、怕冷寒戰、流涕、頭痛劇烈、肢體疼痛、疲倦無力、舌質紅、苔黃,脈浮數有力。中醫應用清熱解毒、疏風透表類中藥治療,例如穿心蓮內酯滴丸,時疫清瘟丸、清溫圣寶丹等。
五、春季養生小貼士
清晨喝杯牛奶:許多年輕女性為保持身材苗條,早晨不吃早點,其實這樣不利于健美。牛奶中的鈣對皮膚光潔很重要,春天早晨飲用牛奶,可使血液中新陳代謝加快,預防便秘和貧血,使氣色更好更年輕。
注意仔細洗臉:春日氣溫升高,皮脂分泌較活躍,臉上的小痘痘常會悄然露出。為保持面部皮膚光滑,最好仔細洗臉。
洗浴速度放慢:春天皮膚代謝加快,皮屑、皮癬等常于此時露出頭角。每次洗澡使用40℃的溫水,會使全身放松,最大限度消除疲勞,恢復精力,而且揉搓皮膚能使周身血流暢通,使肌膚清爽亮澤。
睡前請勿進食:臨睡前吃東西,往往會增加胃的負擔,特別是巧克力、咖啡之類刺激性食物,不但會刺激胃,還會刺激神經中樞,使得夜間仍處于興奮狀態,難以入眠而休息不足,早晨起來就會面龐浮腫,神色疲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