莎士比亞說:“一切有生之物,都少不了睡眠的調劑?!?/strong>
但是,物極必反,睡眠時間并非越長越好,適度、適量、適時的睡眠,才會有利于我們的身心健康。古人云:“人睡三覺,命比紙薄?!?/strong>
“一日之計在于晨”、“早起的鳥兒有蟲吃”,一個人怎么度過早晨,將決定他如何度過一生。富蘭克林說:“我從未見過一個早起勤奮的人抱怨命運不好?!?/span>那些熱愛生活的人,大多早睡早起,從不會賴床睡懶覺,讓困意占據本該用來享受生活的時間。他們總幻想著能“睡覺睡到自然醒,數錢數到手抽筋”,卻從不愿付出努力,也不愿改變自己不良的生活習慣。
韓信和張耳正因為睡懶覺,被劉邦奪走兵符、搶走兵權。趙王劉如意正因為睡懶覺,沒跟隨漢惠帝外出射獵,被呂后毒死。
不僅如此,那些愛睡懶覺的人,往往也愛睡飯覺,他們很享受酒足飯飽后、困意來臨時,睡上一覺。
睡覺,本該是一件很放松的事情,不僅可以緩解一天的壓力,還能為明天的生活充電,但有的人總喜歡把情緒帶到床上。有時,因為第二天有重要的事情,故而心生憂慮,導致睡眠淺,比預期時間要早很多就醒了。有時,因為擔心自己失眠,越擔心越睡不著,越睡不著越擔心,導致惡性循環。有時,因為發生了某些事情,讓自己出現緊張、難過、懊悔、懷疑、焦慮等負面情緒,導致一夜無眠……當大腦處于高速運轉的狀態時,我們往往難以進入睡眠。經過一天的勞累,卻得不到充分的休息,長期以往,人的免疫力會慢慢削弱,讓病毒擁有可乘之機。有句話是這樣說的:“世上所有的病,都是情緒打了敗仗?!?/span>正如古希臘詩人荷馬所言:“所謂睡眠,就是一旦閉上眼睛,不論善惡,一切皆忘?!?/span>
古人云:“一夜不睡,十夜不醒?!?/strong>意思是若少睡了一個晚上,就算補睡上十夜,也難以彌補一晚上不睡覺的損耗。生活中,很多年輕人依仗著自己的年齡肆意熬夜,作息日夜顛倒,有時還會大開玩笑:
卻不知,開玩笑可以,但身體的玩笑代價過大,誰也開不起。那些透支了的健康賬,每一筆,都記在閻羅王的本子里。如果說年輕人的熬夜大多放縱青春,那么中年人的熬夜大多迫于無奈。
武漢一男子每天加班到凌晨2點,曾試過連續工作70個小時,結果被確診癌癥晚期。浙江一位二胎媽媽深夜工作猝死,第二天被發現時,她的眼睛還盯著手機。廣東一男子因熬夜進了ICU,昏迷了三天,醒后生活不能自理。
有人說:“工作就像皮球,掉了還會彈回來,但健康就像玻璃球,摔了就碎了?!?/span>不睡懶覺、情緒覺、日夜顛倒的覺,不僅是對自己的健康負責,更是對家人負責。